Pixel Slate 微・開箱
自從開始值班之後就變得很常帶著裝置跑來跑去,不過因為 Surface Book 2[1] 實在是太重了,有包包可以背著其實還好,但如果只是移動到其他實驗室或在同一個場館內移動的話,帶包包反而累贅,這個時候帶著 SB2 似乎就不是很明知的選項……
於是就埋下了想要入手一個輕便裝置的想法,但是考量的裝置有三 ——
購入考量
我的需求其實很簡單,重量不要超過 1kg、要有 Terminal/SSH (mosh[5]) 可以給我用、螢幕不要太小。加上剛好有朋友改用 iPad Pro 12.9" 來作為 thin client,讓我感覺平板配合鍵盤使用就可以符合大部分的使用需求了,於是在排除了幾個選項之後剩下上面所列出來的三名選手。
因為平板裝置都有一些共同的優缺點,這裡只挑出一些我在意而且相異的部分來比較:
Apple iPad Pro 12.9"
其實我一開始的選擇就只有 iPad Pro 而已,一來是最近的改版讓邊框更細,減少前幾代的(視覺上的)厚重感,二來是 google 了一下使用 tablet 取代 laptop 從事程式開發的人們似乎都是推薦 iPad 作為解決方案。
拉力
- 螢幕似乎是所有 tablet 中最大的,可以解決我眼睛不好的問題,在文字夠大的情形下仍可顯示足夠多的內容;
- iOS 系統,這其實不是什麼優點(當然也不是缺點),只是因為我曾經有 iPhone,表示我之前在 iPhone 上購買的 apps 都可以不會因為我現在已經切換到 Android 陣營而毫無用處,且不需要額外支付購買 app 用的金額(我已經付過了……);
- 有 eSIM Celluar 版本,表示我可以每個月多支付中華電信 199 元[6],我就可以不需要使用手機當作 hotspot 來供應裝置網路。
推力
- Smart Keyboard 沒有 esc 鍵,這對一個 vim 使用者來說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,儘管我知道還有其他替代按鍵可以輸入;
- Apple 生態系同時也就意味著,人家沒給你的你不能要;
- 價格偏貴,不過也不意外就是了,12.9" 的 retina 螢幕、流暢的畫面及反應、還有蘋果 logo,你還能挑剔什麼。
Samsung Tab S4
會把 Tab S4 加入考量其實是因為在使用過 Note 9 上的 DeX[7] 及 LoD[8] 之後發現在手機上都已經足夠流暢而且還有接近完整的 Linux 桌面體驗可以作為純 Android 系統上無法實現的情景時的 fallback 方案,表示同樣支援 LoD 的平板應該也不會差太多才對。
拉力
- 透過 DeX 及 LoD,我可以在偶爾遇到需要複雜性高的工作時,切換至桌面環境或 Ubuntu 桌面中使用;
- 支援滑鼠操作,表示我可以透過接上滑鼠,使自己不用一直把手臂懸浮在空中只是為了點擊螢幕;
- 有 celluar 版本,儘管沒有 eSIM,我手邊還有備援用的 Line mobile 可以供裝置使用。
推力
- RAM 偏小,尤其是在 Android app 甚至是在執行 Linux 桌面的情況下都是很吃記憶體的……
- 雖然支援滑鼠操作,但 Cover Keyboard 上其實沒有觸控板,這表示如果我沒有額外準備滑鼠的話,我還是得去點擊螢幕;
- 螢幕偏小,10.5" 其實已經接近吃力的程度了。
Google Pixel Slate
其實這個選項是最後才加入我的比較清單的,起先是因為 Google 把硬體部門的員工調離的新聞[^google-hardware-reposition]讓我發現是不是現在不入手 Google 自己研發的平板以後就沒機會了(欸
拉力
- 有完整的視窗及滑鼠操作體驗,且 Cover Keyboard 上是有觸控板的,表示我不需要再另外準備滑鼠;
- 支援 Android app,表示在 Chrome OS 生態系下不足的部分其實可以透過 Android 生態系來補足
- 支援執行 LXC[9],並將 Chrome OS 的啟動器作為 LXC 的桌面環境做整合,巧妙的避免了使用者會面臨有兩套 DE 要維護的問題
- Cover 支援任意角度的傾斜,這樣就可以更不受限制的使用這個裝置
- 有兩個 USB-C 連接埠,這很重要,大部分的行動裝置都只會配備一個連接埠
推力
- 需買水貨,這意味著我將失去使用保固服務的機會
- Chrome OS 生態系情形未知,雖然可以執行 Android 及 Linux 應用程式,但目前限制還很多
- 有點重,光是本體就要 731g,硬生生比另外兩位競爭對手重上快 200g
小結
至於為什麼我最後選擇了 Pixel Slate 呢?
我想一方面是因為還沒有拿過 Google 自產自銷的平板裝置上次使用 Nexus 9 的體驗實在是讓我覺得糟的不行,想顛覆一下自己心裡的印象,畢竟大家都說 Nexus 手機跟 Pixel 手機真的做的很好;另一方面應該是因為我是踩雷王(?),大部分人都推薦的 iPad 看起來已經很完美了,但是就如同我最後沒有再次選擇 MacBook 而選擇了 Surface Book 2 一樣,使用並享受一個還沒有人發掘的寶藏所帶來的感覺更好。
那為什麼不是 Tab S4?雖然它看起來的確也是很吸引人,但是 10.5" 的螢幕實在是太小了,如果 Samsung 願意出到 12.5" 甚至 12" 的裝置,我肯定是會買單的。
開箱
在廢話了這麼多之後,接下來讓我們進入正題 —— 微・開箱,為什麼是「微」開箱呢?基於我不是個專業的開箱部落客,接下來只會有幾張簡單的照片,搭配幾句簡要的解說而已,畢竟這篇文的篇幅已經偏長了,實際使用的體驗可能會在之後另外撰文說明了 XD
這次選擇的是 m3 處理器的選項,配有 8GB RAM 以及 64GB 的儲存空間,為什麼不選擇 i5 或 i7 呢?一來是我已經有了另一個高效能的 Surface Book 2 了,所以我不會需要高到 i7 的規格,二來是在我由於 i5 或 m3 的時候,剛好看到有人開箱測試了這兩個規格,基本上除了儲存空間大小不同外,在操作及反應上竟然是大同小異,這讓我選擇剩下錢來購買 Cover keyboard。
打開箱子就能看到 Slate 跟一些配件(45W 充電器、USB-C to USB-C 傳輸線、USB-C to 3.5mm Jack 轉接頭),以及一個簡單的 quick start guide
背面是採霧面處理,真的很容易沾指紋,不過我倒是沒有特別在意,畢竟之後是要配上 Cover Keyboard 使用的,就不會這麼容易看到背面了……
開機之後可以選擇中文然後登入 Google account 就完成設定了
這次的圖片沒有拍特別多張,因為其實也沒有特別需要拍攝的點,就是上方有電源鍵兼指紋辨識、左方有音量鍵、下方有給 Cover Keyboard 用的接點,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特別的了。
續航力的話,如果不使用 Android/Linux App,單單使用 Chrome 可以達到接近 12 小時沒有問題(在亮度 50% 以上、連接 5GHz Wifi 使用的情況下)。
而這次的 Chrome OS 有為 Slate 做平板模式的調較,平時使用的話會以全螢幕或類似 iPad 的分隔畫面方式顯示,而在有接上滑鼠或觸控板裝置時,則會切換至視窗模式,讓我可以有更彈性的布局。
平板模式下的啟動器及畫面布局:
視窗模式下的啟動器及畫面布局:
啟動器會有一個快速啟動的畫面,你需要將它抬起才是原先的啟動器畫面
04/27 補充
再來補一些跟 SurfaceBook 2 排在一起的圖片,稍微比較一下大小,大小稍微比 SB2 在小一點,厚度也差不多是基座部分或平板部分的厚度那樣而已。
總結
我認為作為一個平板裝置,Slate 的確稍嫌略重,而且它的配重很平均,在尺寸這麼大(含邊框有 13+" 了)的情況下,單手想要靠抓持是非常不容易的,但我想 Slate 可能一開始就不是被定位在希望你單手抓持的一個裝置就是了……
不過,我覺得就 Google 來說,這次的嘗試其實已經表現的很不錯了,操作起來不會有卡頓的現象,而且在沒有實體鍵盤跟滑鼠的狀況下,僅僅依靠觸控點擊就能完成大部分的事情,想必 Google 也是下了一番苦心才能有如此表現(別忘了,Chrome OS 一直只有筆電型的裝置,這是第一個搭載 Chrome OS 的平板裝置)。
要我說會不會推薦購入的話,如果你不是什麼深度遊戲玩家,又或者你的用途不是要來進行高難度的操作,那麼我覺得 Pixel Slate 是作為平板的一個好選擇。
至於你問我 Chrome OS 操作起來如何?鍵盤使用起來又如何?
我想我可以再另外寫文章來跟各位報告 XD
開箱文請見 Surface Book 2 開箱 一文 ↩︎
請見 Galaxy Tab S4 ↩︎
請見 Google Pixel Slate, Tablet with Google Assistant - Google Store ↩︎
由 MIT 開發的開源可移動型 SSH 替代解決方案,支援漫遊及本地模擬輸入,請見 Mosh: the mobile shell ↩︎
Samsung Dex,為三星裝置提供視窗模式的操作方式,詳細介紹請見 Samsung DeX ↩︎
Linux on Dex,為三星與 Canonical 合作推出的解決方案,在 DeX 模式下啟用一個基於 container 技術實現的 Linux 桌面,請見 Linux on DeX ↩︎